![]() |
站点导航
学院介绍: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学院目前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0余人。
学院现有教学与科研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生均设备值超过万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建筑工程学院形成了以教学为基础、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两翼的“大土木”学科格局以及“注重工程性实训,建设双师型队伍,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办学特色。土木工程现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结构工程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优势特色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博士以上学历人员30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大连市政府津贴获得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干层次2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兼职与客座教授10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注册建筑师7人、注册结构师3人、注册造价工程师3人、注册规划师1人、注册监理工程师1人、注册设备工程师1人、注册建造师2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人。
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综合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以及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机构。“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辽宁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另有辽宁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辽宁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各一个。此外,还拥有甲级资质设计院“大连大学连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大连市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市绿色3D打印建筑重点实验室、大连大学绿色建筑研究所、大连大学数字化建筑艺术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中心。逐渐形成了以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为核心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模式,特别在结构抗震工程、岩土工程、矿山灾害预测与防治工程、核电基础与地震工程、隧道与桥梁工程、建筑设计、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与技术支持。
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共承担各类课题100余项,其中包括, 973、863课题子项目各2项,国家级重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科技部重点项目2项,省部委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出版教材30余部。
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筑工程学院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与平台,在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大学生工作室、大学生科技活动、大学生工程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承担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1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20余项、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100余项。建工青协曾获省级优秀团队奖,梦想科技协会曾获得大连市优秀社团,建工学院团委曾获得大连市先进团委、大连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大学生在各类创新项目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筑工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牢记“办一所让人民满意大学”的宗旨,注重学院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每个人都成功”理念,履行“和谐、有序、自律、向上”的院训,秉承“守正实严传统、培育卓越人才”的学院文化底蕴,努力为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多样性平台。多年来,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人员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及本科生交流互换等活动,学生在专业能力、外语水平、社会阅历等方面得到极大提高和锻炼,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培养“会学习、会做人、能做事、能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专业介绍:
建筑学
培养目标: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和视野;掌握建筑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学科相关领域的调查、分析能力,设计与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绿色生态、文化保护和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综合业务实践能力和求实创新的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建设设计原理、城市设计、中、外国建筑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各类建筑设计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与室内设计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企业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或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基本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省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打造宽泛的实践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强调建筑设计课程群的核心作用,并采用“4+1”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和创新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的理论和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土木工程施工及管理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工程素质,能够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胜任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开发及监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工程测量、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
就业方向:毕业以后可以在建筑结构工程、地下与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施工与管理工作,还可以在以上工程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以上相关领域进行咨询、投资工作。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模式具有“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训”的特色,面向行业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下设“建筑结构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3个专业方向以及校企联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专业课程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成为导向,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工程素质实训,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基于职业资格(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等)考试,增强专业基础教育。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等单位从事供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造价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供热工程、暖通空调、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给排水、建筑设备施工经济与组织、流体输配管网
就业方向: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建筑部门、继续深造等方向。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研究方向之一。在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三。2017年获得大连大学“金普学者”(培育专业)荣誉。形成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培养工程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特色。入学不需要加试考试。
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领域从事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就业方向:在政府,土木、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等行业从事工程监理、成本核算、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策划等全过程工程管理类工作;可考取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以工程技术为依托,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两翼,构建“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法规、信息化”五大平台核心课程体系,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包括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两个培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