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1.学院成立时间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由原大连工学院分院机械系发展而来。
2简要发展历程
建院46年来,学院发展经过了学院初建、破茧成蝶、坚实发展、质量提升等四个阶段,现在正处于的高质量发展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赓续了大连工学院分院原有机制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后增设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3个专业。目前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械类专业群。截止目前已培养本科生近万人,研究生130余人。
3.教师储备情况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名,辽宁省百千万工程人选4人,校教学名师2人。
4.包含专业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
5.整体情况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辽宁省制冷机械压缩机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教研平台、获批数字制造与智能运维等两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学生年均国赛获奖25项、省赛获奖220项。
一流的教学设施与优越的教学环境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培养特色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设有国家级、省级校外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和“数字制造与智能运维”产业学院各1个;获批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借助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有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门子NX、Simcenter,Matlab等行业主流软件融入教学全过程。本专业致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现代工具熟练,工程数字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突出,适应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
3.师资力量
本专业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校企互通的以高端应用型人才、企业技术精英及海归人才等领衔的高水平、专业化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业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有企业技术研发经验,25%以上有海外学习、访学或研究工作经历。
4.学生获奖情况
近五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率100%,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03项、省部级奖励753余项。多人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典型代表”、“辽宁省优秀大学生党员”、“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5.毕业去向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东北、川渝、广深、江浙沪、京津、西北、山东地区等建有优质实习就业基地。20%左右毕业生进入海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75%左右毕业生到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从事工程技术与研发、产品销售、企业运营管理等工作,2%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
6.优秀校友
张宝吉,男,2003届本科毕业生,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在船型设计与优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课题,出版两本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魏福海,男,2004届本科毕业生,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业务处处长,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届中央与国家机关青联常委。曾11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担任中国南极考察队副领队、中国南极考察站总站长等职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等荣誉;主持多个极地重大建设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李航宇,男,2011届本科毕业生。2010--2011届智能引擎工作室负责人,在校期间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等省级以上科技类竞赛10余项。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技术工艺室专家兼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侯扬,男,2014届本科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连大首次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大连市大学生标兵,大连市三好学生大连市“红色时尚”宣讲员,曾获得全国NOC大赛一等奖。现就职于德国雄克中国分公司,担任中国区销售总监和产品管理总监。
金丽雅,女,2018届本科毕业生。历任机械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等多项职务;先后获全国100名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典型代表、辽宁省优秀大学生党员、最美连大学子等称号,个人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主持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
工业设计专业
1.培养特色
工业设计专业始建于2002年,面向全国本科批次理工类招生,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6届、近500人,就业率可达96%以上。2018年被评为“大连大学A档专业”,2021年获评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专业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为中心,依托辽宁省、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工科教学体系,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方向中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培养,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依托机械工程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形成了“强化工程基础、强化创新实践、强化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实行学业导师制、优秀本科生领学计划和年级交叉共建工作室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成果显著,生均获奖率可达200%。现有3D打印、CAID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等为学生设计实践提供保障。
2.主要课程
创造性思维、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
3.师资力量
学科平台课等由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教研室教师和基础教研室教师担任;专业课由工业设计专业教研室教师担任,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有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机械类机械教指委委员等。已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校级教改项目20多项、出版教材15部、发表论文30余篇,被授权的专利30余项等。
4.学生获奖
专业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等供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有三个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为学生设计制图、模型制作提供支持。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校期间发表多项论文和专利;课内作业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思辨等能力,结课作业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多项。教师以工作室为载体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生均获奖率可达200%。部分学生获奖展示:
部分学生获奖展示
5.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率可达 96%以上,多就业于科技创新类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等,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
6.优秀校友
赵元绍 2013届毕业生,自2019年末至今,于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设计总监,所开发产品销量均稳居所属品类前列,同时产品获得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若干,并获得诸多国内国际设计奖。
武帅 2013届毕业生,自毕业起一直从事工业设计工作,2017年考取浙江工业大学全日制艺术设计 硕士研究生,期间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形象设计。
廖从奎 2013届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现任宇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哈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都匀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贵州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都匀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宇寻品牌和匀面品牌创始人。
黄凯 2009届毕业生,2013年于贵州大学机械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工业设计工程。现任职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束软件分公司,担任资深UX设计师。见证经历飞凡R7、飞凡F7SOP,并参与其车机软件的UE、UI设计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1.培养特色
以OBE理念为引领、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融合及在热处理和特种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和成型工艺设计及实践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胜任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运行管理等工作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2.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成型过程检测及控制、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
3.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大连市高层次人才10人。
4.学生获奖情况
近年在校生年均获包括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大学生材料成型工艺创意竞赛等各级、各类奖项达100余项。
5.毕业去向
1.从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设计制造、技术创新、运行管理等工作;
2.攻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
6.优秀校友
阮佳锋,男,2015届本科毕业生。曾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大连市三好学生、大连市政府奖学金(2次)、省市级竞赛奖多次。毕业后,先后在上海理工大学和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获评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现发表SCI论文40余篇。
王锴,男,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同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车辆工程专业
1.培养特色
本专业围绕学校定位和地方发展建设需要,将“教学、实践、生产、创新”融为一体,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提供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车辆工程领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汽车设计、制造及汽车电子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够在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相关领域胜任设计开发、试验检测、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师资力量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9人具有博士学位,近三年引进归国博士2人。
4.学生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依托大学生工作室参加“互联网+”、“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近三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三十余项。
部分学生获奖及设计产品
5.毕业去向
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6.优秀校友
蒋皓,男,2018届本科毕业生,现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致力于飞行器设计研发。
孙世浩,男,2019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太仓安德烈·斯蒂尔动力工具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主管。
陈广发,男,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就读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半导体晶圆测试工程师。
罗雷,男,2019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
高雪,女,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4项,被评为退役优秀士兵、省优秀毕业生等。现国防科技大学博士在读,中国共产党国防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联系电话:0411--87403633 0411--87403668
招办邮箱:dldxzsb@126.com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连大招生